蚌埠新聞網訊(融媒體記者 靳瑾 通訊員 鄒發剛 文/圖)地震發生后,如何第一時間恢復通信,為救災提供可靠信息?5月26日上午,蚌埠、淮北、宿州、滁州四市聯手,模擬這一極端情況進行抗震救災應急通信保障演練。
演練人員在人防機動指揮車內研究實況
演練以我市龍子湖區發生M5.5級淺源地震,通信供水供電中斷為背景,由省人防辦、省地震局聯合主辦。當天上午8點,“災情”發生后,《應急保障預案》第一時間啟動,蚌埠市政府發出應急支援請求,淮北、宿州、滁州三地的通信應急保障分隊在省人防辦命令下趕赴震中仇崗村。上午9點,省人防辦、省地震局,以及淮北、宿州、滁州、蚌埠市人防應急通信保障分隊抵達現場,無人機同時升空,從自主網傳回的第一手資料來看,地震造成仇崗村部分房屋倒塌人員被埋,“災情”嚴重。
“M5.5級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卑不盏卣鹋_網測定后,安徽地震臺、蚌埠地震監測中心站和淮北市防空防震辦也架起流動監測臺開展加密觀測,并通過無人機航拍和人工調查完成地震烈度圖,為后方指揮部提供震情服務。
與此同時,宿州市單兵設備在“廢墟”中用生命探測儀尋找被困人員,發現生命信息后做好標記,以便隨后而至的蚌埠市人防應急救援分隊施救。在另一邊,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組根據衛星圖像設備傳回的信息開展精準施救和防疫,而龍子湖區消防救援大隊則在衛星車載設備的“指引”下,對著火點進行打擊撲滅。
“只有掌握全面、及時的信息,才能保障救援有的放矢,精準高效?!毖菥毥Y束后,市人防辦主任況素琴告訴記者,普通通信設備在地震中極易損毀,此時就需要盡快恢復通信,將現場音視頻傳送回后方為決策提供依據。演練采用省帶市跨區域實地組織實施與現場實兵行動相結合的方式,采用的通信設備包括衛星音視頻傳輸、4G單兵音視頻傳輸、微波音視頻傳輸、自主網傳輸系統等,各有各的優勢,組合形成嚴密的信息網絡,成為救援指揮的“眼睛”和“耳朵”。
關注蚌埠發布微信
關注蚌埠日報微信
蚌埠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
皖ICP備07008681號-1 皖網宣備070018號 皖公網安備34030002000168號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舉報郵箱 bbrbs@bbnews.cn 舉報電話 (0552)4017493